'
文化
相声界角色扮演问题,这6位知名演员,你怎么看?
日期:2017-07-19 14:14  

相声是幽默的语言艺术,表演者往往被称为“笑星”。但似乎从没人认真想过,他们的其职业仍然算是演员,其叙述的事,往往基于自身或者搭档,细节多半纯属虚构,但观众却乐于当真,这种关系相当微妙。

和演戏不同的是,相声演员大部分时间是以自己的身份在台上说话。演员在舞台活跃久了,慢慢会有特属的风格,“演”的那个人也会带有延续性。

马三立

马老先生是冷幽默高手,身段带着老式做派,流传的单口中很少主动扮演谁,而是老老实实以一个说相声的老头为本体,不动声色地给观众讲述一件又一件可乐的事,时间长了,一位睿智通达的民间智者形象就慢慢留下来。

马老的包袱埋得很深,抑扬顿挫也不是特别突出,所以有娓娓道来之感。观众听着听着甚至就会松懈,忘记了要笑的欲望。而当包袱抖落出来,大家往往有种恍然大悟宛若隔世的感觉。《上楼》段子全篇主体的两个故事毫无笑料,但听下去也不闷,可当最后一位说完“我忘记带钥匙了”,实在让人不能不长出一口气,捧腹中又带着点心酸。

马季

马季一直是富有激情的演员,早期大量作品中都以高亢音调和极快语速来叙述,具有很强的感染力。观众即使不听内容,看到他圆滚滚笑眯眯的脸和就觉得可乐了。特别在歌颂类作品里,马季多以一个实心眼的忠厚男性形象出现,以世俗的简单眼光看待那些要赞扬对象,用可笑的语言描述别人的优点。在相声《女队长》中,女队长形象很模式化,但马季这个“丈夫”又埋怨又支持的自相矛盾的话,却令人忍俊不禁。

姜昆

姜昆明显分为两个截然不同的阶段:早期同李文华、唐杰忠搭档,因对方是前辈,言辞之间若讥讽太多会,显得演员不尊老。所以姜昆常扮演冒失的年轻小伙子,说话口无遮拦,笑料多是从自己身上寻找。比如《鼻子的故事》亲自口述假鼻子在脸上乱晃的荒诞场面,经典作品《虎口遐想》《电梯奇遇》更是把人物那种可怜巴巴的劲发挥到了极致。即使讥讽到捧哏演员,也显得十分委婉。在《看电视》中,姜昆胡扯李文华脑袋在电视里变成三角形是因为爱看《黑三角》,李文华也不过乐呵呵地说“有这事吗?”

唐杰忠退休后,姜昆的年纪再装嫩也不合时宜。于是他在戴志诚面前充起了老资格、老油条。在首次合作的春晚相声《埋怨》中,姜昆毫不顾忌地开场就对着戴志诚说“你,你你,怎么长这样就上来啦,你见过这么多观众吗?”,这也导致戴志诚这么多年似乎一直定位就是“青年相声演员”。这些年,表演套路完全成熟的姜昆在段子的创作上,偏向于把自己塑造成那种精力过剩的贫嘴,用讥讽别人的手段来进行自嘲,戴志诚则在一边端正站着,以不变应万变。

侯耀文

侯耀文在传统作品之外,奉献过一些打破之前套路的段子。不管是《心累》,还是《砸锅记》,侯跃文往往演的一位有着很强倾诉欲望的失败者,对社会对他人充满了系统式的抱怨。角色自然偏反面,但因其小奸小恶却能说出一套套歪理,却显得比较可爱,有石富宽捉狭地在一边损损,观众就心满意足了。像《砸锅记》中侯跃文振振有词地念叨:“加班是工作需要,不加班(拿钱)也是工作需要啊。”简直可以直接用回到生活,但因此被领导处分者概不负责。

冯巩

牛群冯巩是属于他们那个年代的黄金搭档。从站位看无疑是牛群逗冯巩捧,但冯巩抖的包袱从来不少,甚至后期他们字数经常基本上是对称的。牛群的嗓音较高亢,明着开玩笑,而冯巩常是在听完之后带着坏笑顶一句。听他们的相声,通常是欣赏两个脑子反应都很快的人斗智斗嘴,而互斗结果输赢没准。在二人停止合作以后,冯巩的春晚作品虽然越来越不像相声,也越来越爱重复那句“我想死你们了”,但大部分角色的设置,都还是嘴巴上爱讨便宜,心底又不够坏的小人物,很能逗观众哈哈大笑。

郭德纲

郭德纲的成功原因很多,但最早被津津乐道的,还是他基于剧场演出的环境,用更具时代感的的信息包装大批传统相声。那些在不经意之间扔出来的俏皮话,更是把他牢牢定格在蔫着点小坏的普通老百姓身上。损人都是拐几个弯变着法让人费脑子找骂,说发财梦却是一套一套。看似无稽无聊的傻话,却十分贴近平民心态。这个和郭德纲自身有过苦日子不无关系,“外面大雨,破屋里暴雨。雨实在太大,大家去院子里避雨去了”就是来自于真实体验。郭用低姿态去描述那些看来高高在上的文化现象,懵懂笑话里折射出其空虚的一面,这样更拉近了和观众的距离。

只是近年来郭德纲已变成了大人物,再扮穷毫无说服力,于是把描述于谦的窘迫事迹当做笑料的来源,之前那个小黑胖子的“角色”也就自然“消失”了。

这也引出了一个最有趣的现象,“角色”不能随心所欲,也不可能太真实。所有假的都基于真。观众享受的是把笑话当生活看的乐趣,而演员一旦不符合角色,他演得再好,也毫无用处。

文/武束衣

作家、导演,曾著有《芳草萋萋》等小说

北京民俗 / 近知北京风物,远播四海民俗

北京民俗版权作品转载与合作及交流民俗,请加:beijingminsu

点击关注:2016年度文化头条号:北京民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