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文化
清代著名学者,一生致力教育事业,书名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师
日期:2017-06-29 13:41  

清代著名学者,一生致力教育事业,书名享誉海内外的书法大师


张裕钊《行书客店商船七言联》 纸本行书 129.1×30cm×2 北京故宫博物院藏

在中国晚清的社会的发展中,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已经愈演愈烈,国外不仅有外国列强的侵略,国内的农民起义,民族纷争等等更是层出不穷,但是似乎这并没有影响当局的一些王公大臣们自己过着奢靡的生活。本期书扬文化要给大家介绍的就是一位晚清时期的官员,但他却没有像当局者那样,而是义愤填膺,断然辞官离开了这个体制,一心致力于教学,在书法上有着极其重要地位的晚清书法大师——张裕钊。

张裕钊《行书沙苑天街七言联》纸本行书 129×31cm×2 深圳市博物馆藏

张裕钊生活的时代正是清代的中后期,清代的书法发展十分的特别也十分的有意思,清代文字狱的盛行,使得学者们开始向金石遗迹这些方面来研究。作为中国传统的帖学一脉的书法脉络也渐渐的式微,这更是从侧面为碑学的发展提供了很好的发展的条件,张裕钊就是这个时期书法发展的代表人物。

张裕钊《行书书到文如七言联》纸本行书 163×42cm×2 上海博物馆藏

元代和明代的书法在清代人的严重被称为甜媚,北碑的楷书书风使得人们开始注重古意的体现,阮元、包世臣、康有为的大力提倡,特别是康有为完善了碑学的各种观点,为清代的书法发展提供了更为广阔的天地。

康有为《行书“树立忠义”五言联》 纸本行书 130cm×31.5cm×2 福建博物院藏

一般而言,清代的书家在书法创作上大多是舍帖求碑,书体以篆隶为主,个人风格大都显示出古朴、拙劲的特点。才华横溢的张裕钊受到当时社会风气的影响,在书法实践上,他从北碑入手但是不仅仅偏向于碑学,还融入帖学,在唐楷之中吸取营养,极力的追求古意,追求古碑中的金石气,是一个致力于古法复兴的人,书法上具有自己独特的面貌。

张裕钊书法作品欣赏

虽然,他也只是徘徊在古人的圈子里,无非就是用篆法写楷书,借鉴魏晋的结体,但是这在当时的时代,已经算得上是独辟蹊径的创新了。古人的圈子并没有完全的束缚他,他能够领会到书法的本质,用有质感的线条创造出富有美感的书法艺术,他超脱前人的思想的束缚,走一条属于自己的书法之路,创造出了独具体色的全新书体。

张裕钊书法作品欣赏

张裕钊的书法有着自己突出的艺术特征:外方内圆,结构严谨,高古浑穆,寓刚健于婀娜之中,融篆书、魏碑为一炉,开北碑行书的先河。他的日本学生宫岛詠士认为,张裕钊的书法是对《张猛龙碑》、《集字圣教序》、《兰亭集序》、《九成宫醴泉铭》等等研究,并且大胆的引入了颜真卿的书法而形成的自己的书法的风貌。

张裕钊书法作品欣赏

的确,张裕钊的书法有着鲜明的特点,中锋用笔,用墨讲究,喜用宿墨,结构严谨,字体布局最具特征,转折处外方而内圆,从张裕钊的书法作品中,我们能直观的感受到他的书法是取法北碑的,但是其书法的神韵又有晋人和宋人的妙处,这就是碑帖融合的妙处。他用中锋的笔法写魏碑,用笔方中予以圆笔,圆笔中予以方笔,气骨刚健,风格独特,享誉海内外。

张裕钊书法作品欣赏

从张裕钊早年的书法作品来看,就已经很有北碑的意蕴,从张裕钊留世的墨迹来看,主要是楷书和行书,他的楷书是最值得人们称赞的,大家都知道,唐楷在书法界的地位,唐朝时期楷书已经发展到极致,书法在之后的发展集中在行书上,想要在楷书上有所发展和创新,是多么困难的一件事情,然而张裕钊却以自己的刻苦钻研和艺术才华,在清代碑学运动中以楷书独树一帜,进而在行草书上也有所成就,不得不令人敬佩。

张裕钊书法作品欣赏

在历史上,对张裕钊的书法赞誉最高的非康有为莫属,康有为在《广艺舟双楫》中对张裕钊的书法评价很高,他说:“(张廉卿)其书高古浑穆,点画转折,皆绝痕迹,而意态逋峭特甚,其神韵皆晋、宋得意处,真能甄晋陶魏,孕宋、梁而育齐、隋,千年以来无与比。”他把张裕钊的书法推到了一个很高的地位,认为他的书法意态多姿,而且又具有晋人和宋人书法的意蕴,是无与伦比的。

ps:头条号书扬文化开通一年来,受到了许多朋友们的支持和帮助,如果您喜欢书扬文化的内容,欢迎关注头条号书扬文化、公共平台书扬文化(号:shuyangwenhua),我们会努力做得更好,也欢迎提出您宝贵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