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新闻
不一样的精神干教育 衢州中专无私奉献:把每一件小事做完美
日期:2012-03-23 10:28  

教育理念是行动的指南,办学思路是学校发展的方向。但这一切都需要行动去落实,这就需要每一位教职员工努力工作,把蓝图变为现实。人的精神就至关重要。可以说,没有衢州中专200多名教职员工的无私奉献,就不会有衢州中专的发展,更没有衢州中专的今天。张玉琴说,最让她感到骄傲的是,衢州中专有一支吃苦耐劳、敬业爱岗的教职工队伍,是他们垒起了学校的大厦。

以前,每年的招生时期,各个中职学校都卷入招生大战之中。我们的老师,全员参与,走千家访万户,苦口婆心,发动家长学生报读衢州中专。就是因为我们有这么一批可爱的老师,心里装着学校,在每一次的招生大战中,我们都获得了胜利,为学校的进一步发展奠定了基础。从今年开始,中职招生纳入高中段统一招生系统,衢州中专不到两天时间就爆满,成功地从招生大战中脱离出来。

衢州中专每年招收2000多学生,他们大都来自农村,有一部分的家庭经济条件比较困难,为了不让一个学生因贫困而辍学,老师们自发为贫困学生捐款捐物。他们的爱心成了学校的主旋律,在这种温情的保护下,很多贫困学生得以完成学业,成功地走向社会,成为一个有用的人才。我们老师中流传着这样一句话——“培养一个中职生,脱贫一家人”。衢州中专的教师们就是抱着这样的一种社会责任来关心学生的,我也时时被老师们的行为所感动。

专业水平是一所中职学校实力的象征。但是,这几年来,衢州中专出现了很多新的专业,比如光伏专业等,我们的老师从无开始,走企业,访大学,充分利用各种资源,平地建起了这个全国中职学校第一个光伏专业,还建成了国家级光伏实训基地,成为全国中职光伏专业的领头雁。我们的专业负责人郑军以前任教过多个专业,但从来没有涉及过光伏专业。就是他,靠着一股拼劲,在两三年的时间里写出了全国第一套光伏教材,得到了业内的高度赞扬。学校2004年建成的数控实训中心,短短几年,成为新产品、新技术、新工艺的研发和推广中心,为衢州中小企业解决近百项技术难题,成为企业的技术“保姆”,实训中心负责人杨宗斌被授予全国优秀教师,像这样,成为某个专业专家的教师还有很多。

响应政府号召,积极组织农民工培训,我们学校在师资力量不足的情况下,每年承担了好几千人的素质培训,获得了国务院农村劳动力转移培训示范基地,科技部农民培训新火学校等多项国家级   荣誉。很多教师都是放弃休息时间,不计报酬地为农民工培训服务。很多老师还和农民工朋友结下了深厚的友谊,农民工“毕业”碰到技术难题,打一个电话给衢州中专老师,就能解决问题。这样一份“待遇”让很多农民工朋友引以为豪,一时传为美谈。教师们的热情和奉献,时时让人感动,可以说,他们不是在干一份工作,而是在做一份事业。

张校长说,无论是招生就业,教育教学,服务企业和培训农民工,还是为四川汶川灾区服务,衢州中专的教师们用无私奉献的精神,把每一件事都做得尽善尽美。而每一件小事的成功也极大的激发了师生员工们的积极性和自豪感。“衢州中专的教职工是学校发展最为重要的力量,是学校真正的核心竞争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