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玩物主义
耳烧之路十年,练就一个金耳朵
日期:2017-07-20 10:30  

上大学的时候,还是好学生一枚,学计算机的同学们总是找到一些乐子!要么游戏,要么DIY硬件!自己却钟情一些耳机,Mp3,音箱等设备。对声音的启蒙还是从家里一台录音机说起,小时候总是痴迷的听80年代的流行歌曲,还有一些戏曲磁带,录音机还附带收音机功能,对这种电子设备,简直痴迷的不行。后来上学后,一直到高中,随身卡带机的出现,也是让自己至少玩坏了不下十个随身听,随后CD机风靡,但好景不长,各种随身Mp3播放器就诞生了。大学时候,苹果刚出iPod mini,当时04年左右,花2000多块钱买了一台iPod mini,此后,对于各种耳机和音频设备也都逐渐入手了不少,10年烧耳史,不算非常资深的烧友,也见证了音频领域翻天覆地的变化。

早期,对于音乐这个东西只是懵懂,也不会去鉴赏,不知道从哪些方面去分析,只是从声音的纯净度和底噪方面来分析设备的好坏,人声,乐器的解析,硬件参数的配置,三频,音场,空间感等等都不懂也没意识去了解这些,单凭盲听来主观感受设备的好坏!

后来皆如zol在线,iMp3,耳机大家坛等一批比较出名的社区出现,大学煞有苦心的钻研起个各种音频设备的硬件参数,各种软件剖析音轨,对设备各种参数的深度研究上来!也从早期的器材党到追求技术指标的行当中来!玩久了你会发现,其实对于声音的理解,单纯的根据主观判断基本也就够了,毕竟每个人对于声音的主观感受并不一样。对于耳塞部分,从大众化的动圈耳机,到昂贵的动铁耳机,再到现在颇为流行的圈铁耳机,器材适合哪类音乐的演绎,估计只有烧友们才能够准确的把握,初烧友们似乎很难把握这其中的玄机!

对于想对耳机设备有所深究的烧友来说,如何通过耳朵分辨设备的好坏,设备的参数,设备的各种表现力,这是一个漫长的经历。这也是为什么都把耳机看作是玄学的原因,毕竟个人主观感受主导一切!很多人对于熟悉的器材演绎把握到位,真遇到盲听的时候,一塌糊涂!起初小陌也是这样。盲测对于鉴定自己的鉴赏能力还是非常有借鉴意义的。2015年的金耳朵大赛可以说掀起了国内耳烧界烧友们的测试热情。

3万名HiFi爱好者参与,金耳朵测试级别有四个:基础,铜,银耳和金耳。铂金级别还未推出当时!通过不同级别的音色,声场,细节,混响,低频,音染等各个方面的测试,得出自己耳朵对音乐的辨别能力!当时小陌也是经过了金耳朵的测试,其中的过程非常痛苦,尤其是金耳朵的测试。

不管设备的推力也好,耳机的解析也好,耳朵能够辨识出来才是自身对音乐最大的收获,很多烧友在测试之后停留在铜耳阶段,这项测试在2015年可以说引起了HiFi界的广泛关注,各种发烧友论坛都在热议!到底你的耳朵敏感度如何呢?不妨来试一试,或许能够给你的烧耳之路带来些指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