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
德国摄影师镜头下的中国美食,美轮美奂,透骨诱人,看完人饿疯了
日期:2017-07-30 06:57  

30多年前,一个叫赖因哈特·沃尔夫(Wolf Reinhart)的德国人,用他冷峻理性的镜头记录下当时中国大街小巷的美食。那些熟悉的大闸蟹、火锅和红辣椒……在冷色调的背景下,居然让人温暖得落泪。我们尝试从这些珍贵的照片里,探寻一个德国人和这些异国美食之间的故事,或许也是在寻找我们失去的味道。

赖因哈特·沃尔夫1930年出生于柏林,德国著名摄影师,德国摄影协会艺术总监,屡次获得国际摄影大奖,用沃尔夫命名的摄影基金,自1991年以来,每年为每位优秀的年轻摄影者提供2500欧元资助。赖因哈特·沃尔夫擅长静物摄影,在光与影的变化中,讲述着深藏在被摄物后面的故事。赖因哈特·沃尔夫出版的这本摄影集,Chinas Food. A Photographic Journey by Reinhart Wolf,为世界打开了一扇窗口了解中国美食的窗口,被中国食客们誉为“舌尖上的中国”之1985年版。

上个世纪80年代初期,民国时代成长起来的那一代老厨艺人还健在,赖因哈特·沃尔夫用胶卷相机拍下了至醇至美的食物,都是昔日辉煌之作,充满工匠精神,可惜随着这批匠人的去世,中国传统的美食老味道离我们渐行渐远了。

美味的前世就是如画的美景,而在赖因哈特·沃尔夫镜头中,食物颜色是分冷暖的。还未出炉的蒸包,经过胶卷机的暗调处理,画面更显静谧,热气颗粒分明,其古朴沉郁之感跃然而出,让人颇为怀念。

四川的红辣椒,色彩鲜艳,其构图更注重体积与空间,饱满的镜头里,透露着中国人火红的日子。赖因哈特·沃尔夫镜头里的中国美食,色彩简单自然。就像一块烤红薯,外表平淡无奇,可当你掰成两半,红薯心就此涨开,香甜的气息扑鼻而来,细心的人不仅尝尽其美味,更能体会那一份来自食物本身的真诚。

“敬天爱人”是那个年代的中国人对生活的理解,尽管艰辛,朴实,可对食物却是极其的尊重。即便是一份简单的腌糖蒜,也会依据自然规律,用心腌制2个月才会端上餐桌。对于美味的每一个瞬间,中国人无不用心创造。

赖因哈特·沃尔夫把他看见的中国美食,拍成充满人情温暖的照片,一幅幅画面就像一个个光阴的故事,即便他当时遇到的故事我们不得而知,可这些美食却与我们息息相关。它就像世间所有美好事物一样,以其独特的方式,提醒着我们,不负光阴,不负心。

烤鸭,或许是赖因哈特·沃尔夫美食照片当中最独特的一张,其色泽金红,鸭体饱满,且腹含卤汁,滋味醇厚。这是赖因哈特当年途径广东留下的记忆。即便是其冷峻的镜头也无法掩盖其色彩,也只有中国人才会让食材出落得活色生香。

对于赖因哈特来说,再多的食物也并不满足。他走遍大江南北,尝尽中国美味。充满年代感的镜头里,我们曾无比怀念那些熟知的美食,它们仿佛正透过一张简单的照片,唤醒着当初我们对生活的热爱,让人念念不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