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美食
为了正宗的瓜花酿重游黄姚古镇,6年后再次品尝独特的贺州美食
日期:2017-07-16 17:47  

第一次吃瓜花酿,是2011年的暑假,偶然来到贺州黄姚古镇,偶然品尝到这道用花做的菜品,真的有眼前一亮的感觉,就像电视剧《深夜食堂》里的食客一样满足。

月初和闺蜜一起出去旅游,因为时间、距离、熟悉程度等因素,我把最终目的地选在了黄姚,很大一部分原因也是因为这道瓜花酿,整整6年没吃到了,甚是想念。

因为认识客栈老板娘陶大姐,一来到客栈我们就表达了品尝瓜花酿的强烈愿望,陶大姐也不把我们当成普通的食客,精心准备了这道黄姚特色美食。清早就去市场买了新鲜的瓜花,新摘的瓜花,看颜色就知道了。

请忽略杂乱的背景

瓜花酿的馅主要有猪肉、豆腐、香菇、葱等等,这里的豆腐很好吃,可能是石膏粉没加那么多,倾向原汁原味吧。为了降低成本,一般做好卖出的瓜花酿是肥肉比较多,陶大姐则是全部用新鲜的全瘦肉给我们做馅。

同馅不同皮,名字也不一样,如果是把馅塞进辣椒里,就是辣椒酿,这里的辣椒是白色的,其实也并不辣,呈小个的灯笼状,最喜欢这种胖墩墩的造型了。瓜花酿之所以美味,还有一个很重要的原因,这个汤底是陶大姐用泉水煮出来的,味道清甜可口,光喝汤都已经很满足了,这是用自来水煮无法比的。

凡是真正的美食,一定是用心做,良心制造。

除了辣椒外,这里的茄子也是白色的,当这道菜上桌时,我们想着这也太照顾了吧,分量多到感觉菜都要掉出盘了,然后看一下旁边几桌,每桌上的菜也是非常足量的。

黄姚古镇的特产是豆豉,所以一道豉汁蒸排骨是必不可少的,不过这里的豉汁类菜品酒味重,所以并不是每个人都能接受。

在古镇里游玩时也顺道尝一下其它小吃,最右边的是瓜花酿,对比一下,还是陶大姐做的最赞。

竹笋里裹点糯米和肉,煎一下就成了竹笋酿,是不是这里很多菜都喜欢用个“酿”字?

这里在黄姚古镇吃过最好吃的粉,在景区里卖8块一份,已经算是良心价了。我们姐妹三随便进了家家庭式粉店点了这个粉,刚开始端上来时,我们还稍稍鄙视了一下,卖相这么挫,估计味道也不怎么样。然而这个汤底是骨头汤,没吃出外面浓浓的香精味,这个粉比较像手工做的,没有外面那种爽滑得不行那种工业粉的感觉,青菜估计也是自己钟的,新鲜、清香,一点也没有农药味,酸菜颜色偏暗,不像外面的酸菜颜色鲜艳亮丽,总得加起来,感觉这就是最原始的美味。

第二天在另一家吃的粉就差一些,肉都很足,但质感一般,觉得总体味道太重了,太多添加的味道。

返程带不走最可口的花瓜酿,带不走香炒白茄子,带不走原始美味的粉,于是我们就每人带了几罐豆豉和豆豉酱回去,现在用来焖鱼焖肉拌面,也是不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