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今日头条
网购假货猖獗 该下重拳了
日期:2014-07-30 08:34  

本月19日,国家工商总局发出通知,决定于7月至11月开展2014红盾网剑专项行动,严厉打击通过互联网销售假冒伪劣商品和侵犯商标专用权行为。

此次行动将有效处理网络商品交易中群众关切、舆论关注的突出问题,以网络交易平台、大型购物网站和团购网站为重点整治目标,以电子产品、儿童用品、汽车配件、服装、化妆品和农资等为重点监管商品……

网络购物 假货猖獗

家住南开区的市民赵小姐几天前在网络上某电商平台网购了一支知名品牌的化妆品,看起来和商场柜台一样的商品,价格还不到商场的一半。当时购买的时候,电商客服一再表示,商品售出后可以随便到“专柜验货”。谁知道,赵小姐收到货之后打开发现,从包装上就跟柜台的商品有很大的差别。开瓶检查,更是与正品完全不一样。从形态、颜色、气味上都有很大的差别。赵小姐马上意识到,自己买到了假货。但是,货物的包装已经损坏了,想要退货已经不可能,只有自认倒霉。

事实上,中国化妆品真品联盟早在前不久就已经发布过首个《中国化妆品安全指数》报告。该报告显示,根据100多个著名化妆品商公布的供应在中国互联网销售的总数量与实际销售数量相比,有超过两成的网售化妆品为假货。

去年,上海警方成功捣毁一家制售假冒“雅诗兰黛”化妆品的窝点,查出该窝点通过在某网站开办“五皇冠”网店集中售假,警方查获假冒化妆品两万余件,涉案金额超过人民币1000万元。

其实,化妆品市场只是冰山一角。各种各样的假冒奢侈品、假冒运动用品、假冒服饰、假冒烟酒、生活用品甚至假冒电器等等已经将网络当成了兜售地。除此之外,还有各种高仿、低仿商品充斥其中。

去年年底,市民高女士在某购物网站网购了一双皮鞋。收到货物以后发现,这双鞋与网站上宣传的质量和做工完全不一样,第二天早上拿到专业皮革店请人一看才知道,这双鞋的材料是碎皮打碎后合成的。

虽然网络上假货如此泛滥,与之并存的是针对网络购物的投诉居高不下。根据2013年全国各地消协组织受理投诉情况的统计数字显示,在20361件购物的投诉中有12950件是关于网络购物,占比高达63.6%。其中以销售假冒伪劣商品、货品或服务不符合约定以及售后服务难兑现等问题反映最为强烈。

线上线下 不同品质

除了假冒伪劣商品以外,网络电商市场上出现了一种奇怪的现象。一些消费者发现,明明看起来跟商场里一模一样的商品,买回家却发现具备的功能少了不少。一些如此“偷工减料”的商品在网上为数不少。

有记者采访发现,这些商品并不是真正的“假货”。而是商家为了迎合网络电商市场而故意做的“网络定制版”。

“这种商品一般只在这个渠道销售,他这个不是减配,主要是针对渠道,比如说每个的家电厂不仅仅是苏宁和京东都会有定制卖场,这些终端用户,他大概知道用户喜欢什么样的主要用的功能,70%-80%不喜欢什么功能,喜欢什么价位,所以他在定制的时候就会优先突出这些功能,并不是质量的差异,主要是功能凸显。”这是某家厂商对“网络定制”做出的解释。

如果真的是因为更实惠而进行减配,应该也无可非议。但是,如果这些“网络定制”和“非定制”产品混淆在一起的话,就不能不另消费者头疼了。

网购维权遭遇“五重山”

网购之所以猖獗,很大一方面原因是维权的困难。有相关人士分析认为,网购维权主要存在五方面的困难:

举证难,难在证据的收集、保全和认定困难。“按照我国现行法律的‘谁主张,谁举证’,网购维权往往需要公证购买假货的过程。”专家认为,举证不仅难,还相当昂贵,这在很大程度上阻碍了消费者维权的道路。

起诉难,也在于网络交易的“异地性”和购物平台对企业相对比较“袒护”的现状,导致难以找到责任人。

网络打假难,“在很多时候你甚至不知道你的对手是谁、在哪里。网店的店主即使实名登记了,也未必是真名;填写的所在地又往往并不为真或者干脆填写了海外,让工商部门无从查起……”中国电子商务研究中心分析师表示,在没有全面实施网络实名制的情况下,平台也难以追溯到个体商家。

诉讼难,在于法律规制与监管漏洞中间存在一定的“时间差”。专家认为,当新技术发展得非常迅速的时候,规范和标准的制定就出现了一定的滞后性,“在最高法院做出司法解释之前,监管上就形成了一定的司法真空,变得‘无法可依’。”

获赔难,难在消费者和企业在整个法律流程中“付出多,收获少”。专家分析指出,受侵害方起诉的过程繁琐、时间长,得到的回报却往往不大,因而使不少受侵害者无奈放弃维权。

源头打假是关键

专家建议,市民在购买商品时一定要充分了解商品的情况,确认商品的大小、功能、价格等信息,不能光贪图便宜。而且收货时要先查看包装是否完好,一旦发现商品破损、短缺等,要拒绝在收货单上签字确认,并及时联系经营者予以解决。还有就是保存好证据。消费者与经营者最好要有书面的约定或尽量保存经营者公示的商品广告宣传的一系列信息,并且要索要发票等票据。

其实,要想杜绝假货,最重要的还是要从假货的源头抓起,对于一些假货的批发市场进行专项整治。斩断源头,才能保证真正的安全。如果不从源头上遏制,任由假货继续生产,假货的批发市场照常运转,那么网络渠道打假的效果还是有限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