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头条
寒战!从深圳钟表展看国表的跌宕起伏
日期:2016-08-14 10:29  

我们刚抵达时间谷时,大厅的背景音乐正在播放着这首经典的《Creep》。由于这是我非常喜欢的一首歌并深知其中涵义,所以当时不期而遇的巧合,给了我非常魔幻现实的感觉。那是在深圳钟表展正式开展的前两天了。

相比钟表展的喧嚣尘上,前一天的中国钟表高峰论坛反而让我有了更多的收获。国内外的行业代表真实且诚恳的分享剖析行业现状,我们都知道最近钟表行情不好,却不想已是如此糟糕。在大环境持续低迷下,钟表行业的销售额也无可避免的持续下滑。寒冬、断崖,成了被提及最多的词汇;风雨过后总见彩虹、留住青山峰回路转,从这些无奈的总结陈词中同样能感受到刺骨凉意。

皮之不存,毛将焉附。国表的境况看似更不容乐观,就像《Creep》中每一个音符所爆发出的情感,在我们的灵魂中深深烙印上一道美丽的伤口,迷失在冰冷的太空中,充满窒息炫目的自卑感。国表不仅要面临环境冲击,还要正对自身一直以来先天不足,后天乏力的一系列问题。

首先从品牌名称上,有的像劳力士,有的像积家、有的像帝舵、有的像宇舶等等。不仅名称相近,甚至连英文名和字体也是。还有很多品牌名称就像张伟、李波、王强一样,充满了浓浓的时代气息。然后是产品的问题,有很多从未见过的品牌,产品却那么的熟悉。然而再成功的模仿秀,也不是真正属于自己的人生。

还有那些品牌口号,“时全时美”、“时来运转由钟祝福”、“中华老字号”...还有像街头新开业的商铺般上书“圆满成功”、“大展宏图”的花篮...还有像超市大卖场一样的抽奖互动...

今年的深圳钟表展相较往年有很多的进步,然而比之巴塞尔、日内瓦钟表展以及一壤之隔的钟表与奇迹都还是路漫漫。总之,有多少个爱国表的理由,就有多少个理由不爱。虽然国表要走的路还很长远,不过我们还是希望,让我们爱的理由能多一点。

再好的经济环境下也有人赔钱,再差的经济环境下也有人赚钱。国表的机会在哪里?

让我们先来看看深圳这座城。它虽然鱼龙混杂(论坛中场休息一会儿的功夫,组委会送我的礼物就被偷了),不过这几年的飞速发展,使它迸发出其它城市少见的活力。这里入夜的街道依旧灯火通明,这里的人一个个脸上洋溢着走进新时代的春风。宛如《树大招风》中风满楼一样灯红酒绿的招牌随处可见,让我一阵恍惚,难道这儿又改革开放了?

深圳作为钟表之都,城市的腾飞对钟表行业的重要意义不言而喻。包括飞亚达等众多国表品牌共同打造时间谷钟表产业基地,寒冬之下相互取暖的利好消息。加上类似飞亚达与北京表的强强联合,我们也有理由相信,国表将在未来不断提升自身的竞争力。

深圳钟表基地“时间谷”

而且经济下行,国人对手表的消费将更多的从奢侈品转化为刚需,这也为绝大多数本处于中低端的国表,提供了逆势而上的机遇。

另外,在深圳钟表展上,不论是腕表创新、技术硬实力以及布展创意,都给我们带来了一定的惊喜。加上国产智能腕表抢滩,极简设计轻奢腕表风靡,它们也会越来越多的在消费者中占有一席之地。

飞亚达一表三用概念手表(手腕、自行车、桌面)

飞亚达推出智能手表

由于概念手表可用于自行车且新品设计偏复古风,所以今年飞亚达的展厅已复古自行车装饰,且创新的使用了开放式展厅

北京表北海系列,搭载北京B18手动上链机心

北京表三轴立体双陀飞轮机芯

Jeep腕表模特个性展示

在瑞士巴塞尔和日内瓦,钟表展更多是一种文化、工艺、艺术体验,而深圳钟表展却相去甚远。当然,从制造生产、代工到品牌推动,从物质价格到文化价值,本来就需要时间的积淀。欣喜的是,不少国产品牌已经走在这条路上了。

正如《Creep》最后乐段的钢琴加入,圣洁的音色和着幽怨的余音,像上帝投下了怜爱的目光,也是修整破碎心灵的坚韧。因为是我们的国表,所以我们也理应给予更多的关注,期盼着它们赢下这场艰苦决绝的寒战,拨开云雾见天日,守得云开见月明。

本文为头条号作者原创。未经授权,不得转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