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品牌头条
味精、鸡精有害?你不知道的真相在这里
日期:2016-07-06 18:26  

味精作为一种调味品,和柴米油盐一样成为了家家户户必不可少的生活用品。随着人们对自身健康的不断重视盐、味精、鸡精等一些调味品在做饭的时加的量逐渐减少,甚至不加。近年来有关食用味精不安全,不益于人体健康,容易引发中毒等报道层出不齐,人们对味精更是敬而远之,生怕食用会导致中毒。

味精究竟是什么东东?

味精,又称味素,主要成分是谷氨酸钠。1908年日本东京大学的池田菊苗教授从海带和干鱼片中发现含有一种化学成分——谷氨酸钠,这种物质溶于汤中,可使汤味特别鲜美。于是乎,味精这种玩意就诞生了。

味精中毒的夸大谬说及驳论

美国科学家在1970年做了一些动物摄入味精后的毒理学实验研究,结果发现兔子胎儿发育不良,老鼠生殖力下降,还有肥胖、脑神经细胞坏死、视网膜破坏等现象。仅凭这些动物性实验结果,就说吃味精等于慢性中毒,会妨碍胎儿发育、影响生殖力、导致肥胖、造成永久性脑部创伤、影响视力,这些推断都是片面的,毫无科学依据的。

上述的实验现象,大多都是对动物进行超剂量皮下注射或口服味精后所导致的。按照这些实验的食用剂量,如果推算到一个50kg的人身上,相当于每天吃110-120g左右的味精,而且要连吃6个月。显然,现实生活中人们是不可能这么做的。因此,美国科学家上述的味精中毒实验与人们食用味精、鸡精的安全是毫无联系的,其夸大的谬论更毫无科学常识的揣测。

世界为胜组织对谷氨酸钠的安全性态度

早在1959年,FDA就认为MSG是“可以认可的、是安全的”,GRAS(Generally Recognized as Safe)。1973年世界卫生组织规定了味精摄取的明确限量:每公斤体重每天容许摄取量以不超过120毫克为宜(50kg即为6g)。1991年,欧洲委员会(European Communities)和美国医学会科学资讯委员会也分别声明,谷氨酸钠是安全的。正常摄入谷氨酸钠是可以保证其安全性的。

鸡精的食用安全性分析

鸡精中含有谷氨酸钠(味精)成分,基于食用味精安全性理论的前提,在合理的使用方法和合理的添加量情况下,鸡精完全不会对人体产生危害。而且,由于鸡精的限度鲜度远高于味精,与99%味精相比,鸡精调味料的鲜度约为其1.5-4倍,所以要达到同样的鲜味效果,鸡精的使用量也相应地要少于味精。除此之外,鸡精吃了不会口干,其口感、风味更加丰富、醇厚,无味精单一鲜味成分上添加了动物蛋白、IMP、GMP,同等鲜度摄入量较味精少,相应减少钠离子摄入量。因此食用鸡精也更为健康、安全。

太太乐—— 中国十大鸡精品牌

上海太太乐食品有限公司是中国调味品行业三强企业之一,中国鸡精行业标准制定单位。太太乐鸡精从90年代初进入了美国市场,经过二十多年的教育和推广,已成为名副其实的“中华美味”的明星产品。

近期太太乐系列产品在电商平台“食行生鲜”正式上线,吸引很多年轻消费者,为大家提供便利的同时也开拓了一条新的销售渠道,提升了企业的核心竞争力。

今后,太太乐将充分利用“互联网+”的管理手段,吸引城市年轻的消费者,把“十全食美,回家吃饭”的温情主题传递到城市的各个社区,把品鲜活动和促销活动有效结合起来大幅度推广,真正让“十全食美”进入千家万户,为城市居民提供方便。